1987年“黑色星期一”事件过后的四年,我检讨了我的失败经验。
那时候刚刚经历过了许多的大事件,例如:日本股市崩溃,巫统决战,飞达假股票事件,天安门事件,波斯湾战争等等。
在这段时期我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持现款,没有股票。
因为我相信这样的理论:危机出现,现金就是王。
深入的检讨后,我发觉到我没有买股票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我对投资股票失去了信心,虽然在之前的短短几年内我已经从股票投资里赚了好几个番。
说也奇怪,通常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丧失信心,而我却是在胜利后才丧失信心。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我读了太多的书籍和报章,我太相信那些悲观专家的话了。
(注:这和我的背景有关系。我没有进过大学,所以自认学历不高。为了祢补先天的不足,所以我是很勤以读书的。我先后读了上百本的投资书籍,我也遍读 大量的杂志。这些都是英文版的,华文的很少。我长期订阅的杂志有:Economist, fortune, Forbes, Time, Newsweek, Asiaweek。
报章我也订阅了好几份:中国,南洋,星洲,STAR和NST。
不过我通常只是读财经新闻而已。人不可能有这样多的时间,每样都要读。)
我发觉到报章和杂志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危言从听。它们把事态夸大,以争取读者的注意力。
所以如果没有自己的分析能力而长期的阅读这类报纸和书刊对投资者是没有帮助的。
尤其是局势动荡的危机时期,它往往会使人失去投资的信心。
人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读到经济衰退的新闻,就想到大萧条。
读到政治斗争的新闻,就想到局势动荡不安。
读到冲突战争的新闻,就想到世界大战。
人又很会保护自己的。看到局势混乱不清,就会抓住现款以策安全。
局势混乱,股票价格就会偏低。这种时候要增加现款就只好便宜的把股票买出,所以是很吃亏的做法。
所以这就会造成人们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应该投资买股票的时刻,却保留现金,违背了投资的原则。
其实危机出现的时候才是最佳的投资时刻,因为股票价格便宜。
其实一般的投资和大环境是没有直接的关系。
只要我们投资的公司没有直接受到影响我们还是应该继续的投资下去,这才是正确的。
“现金就是王”这个策略应该是在局势安定,市况欣欣向荣的时刻所应采取的措施。
当然这样子的做法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需要有强烈的“反向思维”作为基础,而“反向思维”又是最难捉拿得准的投资技巧。
在危机出现时,就是把现金转为股票的最佳时刻了,这样才算是懂得应用“现金”,这样才算没有违背“现金就是王”的意义。
1998年MAYBANK的股票跌至3块多钱的时候,我有位朋友手头上持有百万的现金,却不敢投资。
他当时就深信我国的股市短期内肯定没有机会复苏,因为专家们都这样讲。
所以他只用短期的投机方法买进10张的MAYBANK来投机。
后来MAYBANK上到5块多他就卖掉了,只赚那区区的2万元。
一个这样好的投资机会就此失去了,今天回想起来他还是痛心呢。
总结:
新闻对股票投资是没有帮助的。
连连开番的时刻应该增持现金。
危机出现的时刻应该增持股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